深度禅修 德宝法师(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聂传炎、张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深度禅修 德宝法师(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聂传炎、张安精美图片
》深度禅修 德宝法师(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聂传炎、张安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深度禅修 德宝法师(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聂传炎、张安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434909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4
  • 页数:227
  • 价格:36.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禅修课3:深度禅修》是继德宝法师的畅销书《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之后又一经典之作,带领你亲身体验禅定的感受,进入深刻、平静、喜悦、强而有力的禅修状态,享受深度专注所带来不可思议的心灵平静。德宝法师继续以幽默、清新、活泼的话调,洋细讲述了修习禅那的步骤,禅修时会遇到的障碍,以及获得禅那的利益。在书中,德宝法师将帮助禅修者进入正念禅修的下一阶段——“超越”正念分明。


书籍目录:

关于作者

前言

第一章 禅定

禅定训练我们观照内心,并洞察我们做出判断和简单反应的瞬间。这样,我们就能决定自身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种瞬时性反应。通过禅定,你完全可以控制这个过程。

第二章 禅定与禅那

禅那是深入禅定后产生的心灵境界,它们超言绝相不同于凡夫的心灵。禅那之味,犹如解脱之乐,使我们脱离心灵和情感痛苦的折磨,获得自由。

第三章 修禅那的准备

如果心灵缺乏祥和,我们就无法修入禅那;而缺乏平静而安定的生活,我们就无法拥有祥和之心。

第四章 自他圆满

修习慈心禅时,你的心中会弥漫着安乐和喜悦,感到轻安自在,并因此证入禅定。修习慈心禅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说,第二层是思维,第三层是感受。

第五章 观呼吸

最有效的日常修行法就是兼修两种主要法门:通过修习慈心禅来做好修习禅那的心理准备,然后,通过修习观呼吸或清净的慈心觉受,进入禅那状态。

第六章 为什么不能在当下深入禅定?

我们的心中充斥着种种习以为常的念头和情绪。它们完全占据并支配着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心如猿猴,妄念不断,无法专注于任何事物。

第七章 禅修的目的

禅那对内观禅(毗婆舍那)必不可少,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地洞见经验世界的本质特征。禅修的目的是洞见诸法万相中的“三法印”,即苦、无我、无常。

第八章 禅那境界

我们可以通过专注于某种色质或慈心等概念生起的感受,来证入色界禅。然而,要证入无色界禅的禅境,我们则需要超越所有色界的觉知。

第九章 近行定

第十章 初禅

第十一章 二禅和三禅

第十二章 四禅

第十三章 无色界禅

第十四章 出世间禅


作者介绍:

德宝法师出生于斯里兰卡,12岁出家, 20岁受具足戒。1968年,他受邀前往美国,担任华盛顿佛寺协会的主任秘书,教导佛法课程,指导闭关禅修。

德宝法师撰写了很多著作,包括禅修经典《观呼吸》及其姐妹篇《八正道》。德宝法师定期在修行协会或其他地方,带领众人修习内观、正念、慈心禅、禅定及其他法门。

自1982年起,德宝法师就担任与人合办的修行协会(Bhavana Society)的住持。修行协会是个寺院兼闭关中心,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的森林中。他想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指导禅修法门,以便长期闭关并刻苦修行。他的开示直截了当,同时充满慈悲,其著作和文章都体现出了这个特点。他阐释了佛教修行的圆满途径,对八正道解说得详尽无遗。此外,他也很重视慈心禅的修习,将它视为正定或三摩地的基石。作为导师,他因为在修行中同时强调三摩地和慈心禅而闻名于世。

2000年,德宝法师获得他的母校维迪雅兰卡拉学院颁发的终生杰出成就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关于作者

德宝法师出生于斯里兰卡,12岁出家, 20岁受具足戒。1968年,他受邀前往美国,担任华盛顿佛寺协会的主任秘书,教导佛法课程,指导闭关禅修。

德宝法师撰写了很多著作,包括禅修经典《观呼吸》及其姐妹篇《八正道》。德宝法师定期在修行协会或其他地方,带领众人修习内观、正念、慈心禅、禅定及其他法门。

自1982年起,德宝法师就担任与人合办的修行协会(Bhavana Society)的住持。修行协会是个寺院兼闭关中心,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的森林中。他想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指导禅修法门,以便长期闭关并刻苦修行。他的开示直截了当,同时充满慈悲,其著作和文章都体现出了这个特点。他阐释了佛教修行的圆满途径,对八正道解说得详尽无遗。此外,他也很重视慈心禅的修习,将它视为正定或三摩地的基石。作为导师,他因为在修行中同时强调三摩地和慈心禅而闻名于世。

2000年,德宝法师获得他的母校维迪雅兰卡拉学院颁发的终生杰出成就奖。

前 言

20世纪70年代,许多法师将内观禅(毗婆舍那)介绍到西方,后来风靡一时。内观禅包括现代人极为重视的“正念”修习。80年代,很多修习者都想阅读介绍正念修行的简明入门书籍,但他们读到的大部分书都比较学术化,不太适合一般大众。因此,我写了《观呼吸》(海南出版社,2009年)一书,介绍正念的修持方法及其根本原则。本书和《观呼吸》一样,语言通俗易懂,便于普通人阅读。

当“正念”(甚至内观)这个词越来越常见,修行方法也大受关注之时,深度禅定(即奢摩他)却罕为人知。事实上,奢摩他被普遍认为是修行者的“奥林匹克竞赛”,只适合那些隐居岩穴或寺院的高僧,而俗务纷扰的凡夫则无法望其项背。

21世纪的最初十年,人们似乎开始关注定学。这当然是好事,因为它与内观禅修(正念)同等重要,两者互相融通,彼此相得益彰。过去两千年中,这两条修行之法被汇编成典籍,并不断完善,成为两个并行的...


许多非佛教的冥修实践中,喜悦是其首要目标。这些冥修方法往往专注于某个事物,比如图像、经书或圣石,并融入其中。当自我和外界的隔阂消失,你与冥想之物融为一体时,你就会感到狂喜。然而,冥修结束之后,你再次成为旧时的自己,生命毫无改变,种种挣扎和困境也依然如故。你倍感苦恼,于是再次这样做,并再三重复,乐此不疲。

然而,佛教禅修的目的则超越了这种狂喜,要让人洞见自身存在的真相,驱散幻象,从而获得彻底而永恒的自由。这有点像铁路轨道,禅那就是一 条清晰可辨的轨道,通向完满的解脱。而邪定,即缺乏正念的禅那,则会引诱你偏离轨道,走向死胡同。其中的棘手之处在于:这条死胡同处于十分诱人的位置,你可以永远静坐在那里欣赏风景。毕竟,还有什么能比深沉的狂喜更加美妙的呢?然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永远的解脱,脱离诸苦,而不仅仅是暂时的狂喜体验。


缠缚就是潜藏在心中的习气,是障碍的根源。缠缚是根,障碍是枝。沙漠中的植物必须从地下吸收每滴甘露。为此,其根系通常很繁盛,远远大于植株的地面可见部分。

缠缚也如同我们眼睛的翳障。我们利用禅那来消除心灵的障碍,就如用眼泪来洗眼睛一样。但无明仍然存在,妄惑(confusion)会再次出现。除去这些缠缚,就如同给眼睛动手术,切除翳障,以便我们能重新清晰地看见万物。当缠缚从心灵的慧眼中切除之后,我们就能观察缘起诸法的无常本性。这就会导致完全的解脱。

共有十种缠缚(十缠,又名十结使),即五下结和五上结。从第十二章开始,你会了解更多除去这些缠缚的方法。

五下结

1、身见结:即认为“我”是永恒的(“常我”)。这种执见认为,某种“常我”能够获得幸福的关键。如果我能够为自己贪求更多东西,或摆脱某些境遇,或做出某种改变,一切都会变好。

2、疑结:这是指对极重要的事情存在根本性怀疑,比如你是否相信佛、法、僧三宝。此外,是否相信持戒的重要性;是否相信佛教的主要教理,诸如因果报应和轮回之说(不要将轮回和转世投胎混为一谈)。

3、戒禁取结:这种执见相信,可以通过遵循已定的戒条,或者死守某种特别的信仰体系,灵魂就能解脱,而无须自己精进用功,寻求真道。注意,此处并非说仅仅“相信”这些戒条或信仰观就会造成危害,而是说“执著”于它们才会造成危害。

4、贪欲结:相信得到某人或某物后,就能够解除日常生活中的内在痛苦;相信某些快乐能够从根本改变人对自己和世界的感受或看法。

5、嗔恚结:认为可以通过排斥和抨击某些事物,使诸事顺心遂意。

五上结

1、色贪:相信死后能够继续存在,死亡也能消除贯穿全部人生体验中的内在痛苦。

2、无色贪:错误地认为如果死后能够继续以其他状态,或存在于其他地方,就能永享安乐。

3、我慢:过于自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评价过高,自怜自爱。

4、掉举:总是希望事情有所变化,永远不满足现状。

5、无明:...


有些人可以绕开色界禅,仅仅通过内观禅修就能获得解脱。


如何修入禅定?

我们主要通过弱化某些心障,使其不再妨得我们的修行,从而缓慢地趋向禅定。这些被弱化的心障其实都是些微细心念,诸如恐惧、焦虑、愤怒、贪婪和羞愧。它们深深扎根于心中,以至于我们习以为常,误认为心灵原本如此,对外界的这些反应都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其至认为它们就是我们的本质,认可和接受它们,并相信,它们以某种方式根植于我们本性至深处。

这就是我们基本的生活方式,我们觉知世界的唯一途径。我们还认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这些心障必不可少;那些不通过俗世万相来觉察世界的人是愚蠢的,而那些不受激情奴役的人充其量只是冰冷的机器人,说得更严厉些,则是活僵尸。

但所有这些蒙蔽和障碍都只是习气而已。我们能了解它们,并通过某些善巧方便使之沉睡片刻。而当它们沉睡之时,我们就能直接体验到那始终被遮蔽着的光明、喜乐而清净的心之木性。

当我们证悟到心灵的本来面目,摈除那些染念之后,那些光明与祥和的瞬间就会弥漫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有助于更深地弱化我们想摈除的习气。这样,我们就会进入更深的禅定,生活中因而充满更多的法喜。反过来,这又有助于我们更深地觉察习气,并更深地弱化这些习气。

禅修之路就是这样。它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将我们引向祥和、喜乐与智慧。但是我们必须从当下着手,努力修行。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禅修课3:深度禅修》是继德宝法师的畅销书《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之后又一经典之作,带领你亲身体验禅定的感受,进入深刻、平静、喜悦、强而有力的禅修状态,享受深度专注所带来不可思议的心灵平静。德宝法师继续以幽默、清新、活泼的话调,洋细讲述了修习禅那的步骤,禅修时会遇到的障碍,以及获得禅那的利益。在书中,德宝法师将帮助禅修者进入正念禅修的下一阶段——“超越”正念分明。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224+)
  • 差评少(484+)
  • 无颠倒(317+)
  • mobi(224+)
  • 在线转格式(134+)
  • 体验差(243+)
  • 少量广告(150+)
  • 章节完整(371+)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权***颜: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