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经济论文选(汉译名著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休谟经济论文选(汉译名著本)精美图片
》休谟经济论文选(汉译名著本)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休谟经济论文选(汉译名著本)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02359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7
  • 页数:181
  • 价格:34.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论商业、论技艺的日新月异、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贸易的猜忌、论赋税等。


书籍目录:

启事

论商业

论技艺的日新月异

论货币

论利息

论贸易平衡

论贸易的猜忌

论赋税

论社会信用

论古代国家的人口稠密

附录:休谟对市民社会的系统认识   [日]大野精三郎


作者介绍:

休谟(1711~1776)

Hume,David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生平和著作 1711 年 5月7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 ,卒于1776年8月25日。11岁进爱丁堡大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 。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 ,1734年去法国自修 ,继续哲学著述 。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 。1749年回家乡 ,潜心著述 。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休谟的主要著作有《 人性论 》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

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休谟在概述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指出,全部哲学可以区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大部分,而科学的哲学研究法是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自从F.培根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经运用这种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学的体系。但是,在精神哲学方面,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体系。休谟给自己提出任务:应用实验推理的方法,直接剖析人性本身,以便建立一个精神哲学的体系。而作为这个体系的基础的“人性”本身,他认为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理智和情感。他对“理智”的研究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论述,对“情感”的研究是关于社会伦理和政治问题的考察,对宗教问题的探讨同理智原理和情感原理都有联系。休谟的精神哲学体系,大致包括认识论学说、社会伦理、政治学说以及宗教哲学学说等几个部分 。

在哲学上,他首倡近代不可知论,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持怀疑态度,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必然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知觉分印象和观念两类,但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去解决知觉的来源问题。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联系只是由于印象出现先后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在伦理观上,主张功利主义 ,认为快乐和利益是一致的。他还用其经验论、怀疑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论述了有关上帝观念和宗教问题。

其他思想 在经济学方面 ,他是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代表,是反对重商主义的。他关于国际贸易的学说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社会历史观点以人性论为基础,把对财富、享乐和权力的追求看作是人的本性,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人性是一致的和不变的;历史的作用就在于发现有关人性的普遍原理,提供经验教训。所著《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是一部政治史,但此书在附录和一些章节中对各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道德风尚和精神文化作了分门别类的记述。他是把历史研究范围扩大到社会和文明方面的近代西方史学家之一。休谟政治思想保守,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同情查理一世。在书中,他还严厉抨击长期议会和O.克伦威尔,歌颂“光荣革命”,说它开辟了英国宪法的新纪元,使英国人得以享受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完备的自由制度。

历史地位和影响 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休谟和I.康德一样,在哲学的发展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休谟的怀疑论为19世纪英国非宗教的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休谟的不可知论观点为实证主义者 、马赫主义者和新实证主义者所继承,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商业能促进勤劳,把这种精神带给每个社会成员,自然而然地流传开来,使人人不当无用废物与草木同腐。商业能发扬节俭,使人人安居乐业,发挥一技之长来求利;这种技艺很快就使人精神有所寄托,转移奢侈逸乐之癖好。一切勤劳的行业使人节俭,同时使爱利得之心胜过嗜逸乐之念,这一点是置之四海而皆正的。在开业的律师和医生中,大多数人都是量入为出,留有余地;入不敷出或挣多少花多少的人毕竟是少数。虽然如此,律师和医生不产生任何生产活动;而且他们的财富是靠牺牲别人得来的;这样,他们使自己的财富增加多少,就一定使某些同胞的财富减少多少。相反地,商人促进勤劳,他们起着渠道的作用,把这种精神传输到全国各地;与此同时,由于节俭,他们获致了巨大的实力可以左右这种勤劳,他们积累了以劳动和商品形式出现的大量财富。这些劳动和商品所以能生产出来,主要靠商人的作用。因此,除了商业,再没有任何别的行业能增加货币所有者,或者换句话说,能够促进勤劳,并且通过发扬节俭,也使社会上的某些成员能够有力地主宰这种勤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商业,就必然基本上只有地主和农民这两种人;地主的挥霍浪费产生着一种持久的借贷需求,农民是无钱来满足这种需求的。钱分散在许许多多人之手,不是花天酒地地乱花,便是用于购买维持起码生活的必需品,永远无法积攒成大宗的资金,而要产生这种效果,必须依靠它所促进发扬的勤劳与节俭,至于货币在国内的流通量,则与此无关。


为什么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象英国一样,在贸易方面竞相设置那无数的障碍和关税;那是出于一种大量积聚货币的无底欲望,因为货币一流通,就决不能超过它的均衡水准而大量积聚;或者出于一种杞忧,唯恐丧失自己的货币,其实,他决不会低于均衡水准。要是有什么东西会使我们的财富分散,那将是一种人为的大失策。这种倒行逆施所造成的普遍恶果,使得邻国之间丧失了自由往来和交换之利,实在有违造物主的本意,当初造物主赋予各民族以不同的土地、气候和才能,正是为了人们的这种交往哩。


如果这些国家(由富裕衰落到贫穷的国家)失去了贸易、工业和人民,就不能指望保持其金银,因为这些贵金属总是要同前面这些有利条件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说来,最终会伴随发生人口和工业的转移。不过即使这些情况依然如故,货币的外流却不会继续下去,它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设法回流。


一般地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业发展和财富增长,非但无损于、而且有助于所有的邻国的商业发展和财富增长;要是所有的邻邦都处于愚昧、懒惰和原始状态,那末一个国家的工商业也就行而不远,无从发展了。

只要国与国之间的公开往来得以保持,每个国家的本国工业就一定能从别国的改进中获得发展。

如果我们的狭隘有害的政策居然获得成功,我们就势必要把我们所有的邻国都倒退到目前在摩洛哥及北非诸国所存在的那种懒惰和蒙昧状态。那时结果又将如何呢?那些国家就无法向我们提供商品,也不能接受我们的商品,我们本国的商业就会因没有竞争、榜样和指导而萎缩衰落,不久,我们自己也同样会落到当初由我们造成的、邻国的悲惨境地。


捐税混在商品的自然价格之中,根本不为消费者所觉察。唯一的弊病就在于收税过高。


国家的失信于民将是战争、挫折、天灾、人祸,甚或胜利和征服的必然后果。...因为社会信用发展到这种地步,正象肉体走向死亡一样,是一种自然法则。

听凭摆布,甘受愚弄,是大多数人的天性,所以,尽管会发生象英国无偿破产那样的冲击,强烈震撼了社会信用,可是不消多久,社会信用就会重新复苏,又象过去那样繁荣兴旺了。有史以来,人类落入同样的圈套受骗上当,由来已久;这老一套的鬼把戏耍了又耍层出不穷,人们却执迷不悟,还照样上钩落套。

鼓吹爱国,笼络人心,一向为僭主篡权大开方便之门;阿谀奉承,总是包藏着背信弃义的祸心;常备军队,无非给独裁政府提供支持;赞美上帝,不外使教士们坐收世俗之利;——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唯恐社会信用遭受破坏后,从此一蹶不振,后患无穷,这种担心实在是杞人忧天,大可不必的。

国家欠债,谁也无法强迫它偿还。债权人所能控制它的唯一有利办法,就是设法维护其信用,不过这种有利,极容易因为债务过巨,以及出现一种异乎寻常的、甚至连这种信用本身也无力挽回的困境,而被压倒。

要想产生诸如此类的先见之明,只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流行的狂热和幻想的影响,如此足矣,无需他求。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作者为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是商品和劳动的代表,是决定价格的手段;商品价格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成比例的上涨。这一理论是反重商主义的,它适应了十八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的要求。书中还论述了商品、利息、赋税、国际贸易、人口等问题。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649+)
  • 微信读书(414+)
  • 无颠倒(632+)
  • 傻瓜式服务(184+)
  • 五星好评(70+)
  • 下载快(65+)
  • 经典(187+)
  • 服务好(240+)
  • 内容齐全(230+)
  • 无缺页(261+)
  • 引人入胜(108+)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