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现货图书24小时发货
内容简介:
48位學者,不受限於傳統的分類框架,從一物出發,在個人深耕的研究關懷上,為我們暢言古今。從經典絕品到日常一物、從在地視角到世界觀點、從追索脈絡到置身歷史、從傳統收藏流傳到當代展示意識……,種種豐沛動人的物我情事,以48篇文章凝縮於此書中。物件,與觀看物件的人,都處於變動的時空歷程之中。只要我們去觀看,物與人永遠都在建立新的關係。48位作者現身說法,以他們親身的經驗與學養,向我們展示,「觀看」中的創造性與深度,物與人之間那種種獨特又別具魅力的關係。
书籍目录:
序:關於「看見」與「看不見」(賴毓芝)
01一個小墨點
柯律格 Craig Clunas:文徵明《古柏圖》
02把紫禁城看作一件物
喬迅 Jonathan Hay:紫禁城
03宋代的眼光
巫鴻Wu Hung:《洛神賦圖》
04一物與眾生
高彥頤Dorothy Ko:馬爾卡棉布
05織造的斷片
梅玫 Mei Mei Rado:一件藍地金紋妝花緞
06畜牧民與大邑商
羅森Jessica Rawson:亞長墓中的商代青銅牛尊
07緙絲與繪畫
李雨航 Yuhang Li:清代緙絲《珍珠塔》紋寬袖長袍
08《五馬圖》再現世間
板倉聖哲 Itakura Masaaki:李公麟《五馬圖》
09汝窯與金繕
謝明良:北宋汝窯青瓷舟形洗
10 荊浩的藝術
班宗華 Richard M. Barnhart:荊浩《鍾離訪道圖》
11散發了千年的春天氣韻
竹浪遠 Takenami Haruka:郭熙《早春圖》
12眼力的境界
余佩瑾:北宋汝窯青瓷水仙盆
13一幅宋畫,與適合觀看它的光
塚本麿充 Tsukamoto Maromitsu:李迪《雪中歸牧圖》
14真蹟,複製品,物的靈光
劉宇珍:《神州國光集》
15記憶中的觸動
米凱 Michele Matteini:金農《人物山水圖冊》
16從「半人」到「非人」
賴毓芝:乾隆朝《獸譜》中的「開明獸」
17全世界最著名的青花瓷
施靜菲:大維德瓶
18我的老友來自西元1351年
史彬士 James Neville Spencer:大維德瓶
19一,不只是一
孟絜予 Jeffrey Moser:13世紀鈞窯碗
20最會說故事的一幅畫
林麗江:顧愷之《女史箴圖》
21興風作浪的浪漫
盧慧紋:懷素《自敘帖》
22熱蘭遮城裡的歐洲瓷
王淑津:熱蘭遮城遺址出土青花瓷片
23出版人的紙上劇場
馬孟晶:閔齊伋刊本《西廂記》
24時空中的「畫眼」
李慧漱 Hui-shu Lee:馬遠《華燈侍宴圖》
25巨大的明艷
彭盈真 Ying-chen Peng:大雅齋藕荷地粉彩花鳥紋大魚缸
26寫實的多重途徑
胡素馨 Sarah E. Fraser:張大千《番女掣厖圖》
27地獄的審判
霍吉淑 Jessica Harrison-Hall:明代地府判官陶像
28枕流漱石
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泰山石刻
29美國課堂上的青銅鼎
陳愷俊 Kaijun Chen:鄂侯馭方鼎
30交錯的殿堂美
吳曉筠:石灣月神
31被遺忘的「印」記
邱士華:黃彪《畫九老圖》
32若隱若現
黃蘭茵:明永樂甜白雙龍紋碗
33青瓷碪花入萬聲
森達也Mori Tatsuya:「萬聲」銘青瓷鳳耳瓶
34描繪隱形的事物
文以誠 Richard Vinograd:周季常《五百羅漢圖‧應身觀音》
35一間18世紀的中國溫室
芬萊 John Finlay:《中國溫室及其存放花卉》
36戰爭中的裸體
劉宓亞 Mia Yinxing Liu:電影《大路》
37楊貴妃的裸露手臂
葉凱蒂 Catherine V. Yeh:梅蘭芳《太真外傳》劇照
38朦朧中藏有真實的秘密
石慢Peter Sturman:米友仁《雲山圖》
39讀一幅新出現的花鳥畫
宮崎法子 Miyazaki Noriko:澳洲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藏《花鳥圖》
40召喚靈光的圖版
蔡家丘: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
41缺席的文物
魏瑞明 Stephen H. Whiteman:丟失的王原祁《避暑山莊圖冊》
42象徵性肖像
蔡九迪 Judith T. Zeitlin:禹之鼎《少壯三好圖》
43觀看,觀念,觀物
劉禮紅 Lihong Liu:文徵明《勸農圖》
44歌川國芳與陳洪綬
小林宏光Kobayashi Hiromitsu:歌川國芳《水滸傳豪傑百八人》
45揭發一座園林的祕密
馬雅貞:《御製避暑山莊詩》及三十六景圖
46布萊希特與《懷疑者》
王靜靈 Ching-Ling Wang:布萊希特故居裡的鍾馗像
47歷史遺忘、但土地記得的火槍手
趙金勇:下罟坑遺址燧發槍擊火石
48《甘露水》的涓涓水流
顏娟英:黃土水《甘露水》
作者介绍:
總策畫/賴毓芝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繪畫史,尤其聚焦18世紀清宮與歐洲宮廷的視覺文化交流與19世紀下半上海畫壇與日本的往來。曾經擔任荷蘭萊頓大學 Hulsewé-Wazniewski Stichting 訪問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 Heinz Götze 訪問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學人等,除了各種期刊與專書論文外,出版專書與合著包括《看見與觸碰性別:近現代中國藝術史新視野》(2020)、《跨界的中國美術史》(2022),與合編特展圖錄《追索浙派》(2008)、《偽好物:16至18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2018)等。
作者群
柯律格(Craig Clunas)
牛津大學藝術史名譽教授,亦為該校以亞洲藝術專長出任藝術史講座教授教席的第一人。其研究關注明代,也對20世紀藝術感興趣。
喬迅(Johnathan Hay)
美國紐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艾爾薩‧梅隆‧布魯斯講座教授,目前主要研究議題聚焦在8至11世紀尤其側重10世紀的中國書畫。
巫鴻(Wu Hung)
執美國芝加哥大學「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教席,兼任該校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和斯馬特美術館策展人,研究領域橫跨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
高彥頤(Dorothy Ko)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明清史、婦女性別史、科技史、視覺文化及物質文化史等。
梅玫(Mei Mei Rado)
紐約巴德裝飾藝術研究院紡織品與服飾史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18至20世紀初中法織品與時尚、中西藝術文化交流。
羅森(Jessica Rawson)
牛津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教授,專研中國青銅器、玉器及紋飾史,關注層面尤其著重中國與中亞鄰國的交流。
李雨航(Yuhang Li)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中國藝術史副教授,研究側重於明清時期的性別與物質文化,模仿與宗教奉獻,戲曲與中國視覺藝術,媒介與宗教實踐等。
板倉聖哲(Itakura Masaaki)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宋元繪畫史及東亞美術交流。
謝明良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講座教授、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研究專業為中國陶瓷史。
班宗華(Richard M. Barnhart)
耶魯大學藝術史系退休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繪畫史,尤其宋畫,並兼及探討元、明繪畫和中西交流的影響。
竹浪遠(Takenami Haruka)
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准教授。主要研究中國繪畫史,近期研究關注中國山水畫、畜獸花鳥畫史等。
余佩瑾
國立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主要研究課題為10世紀以後的中國陶瓷史,及以陶瓷史為基礎的東西文化交流。
塚本麿充(Tsukamoto Maromitsu)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中國繪畫史及其流傳地域的文化史。
劉宇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研究興趣是17世紀以降中國繪畫史、20世紀中國的美術觀念、複本製作的傳統、博物館學。
米凱(Michele Matteini)
紐約大學藝術史系和美術學院的副教授。其研究探討清代物質與繪畫文化的多個層面,尤其關注「怪」之繪畫、古物文化和跨文化交流。
賴毓芝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繪畫史,聚焦18世紀清宮與歐洲宮廷的視覺文化交流與19世紀下半上海畫壇與日本的往來。
施靜菲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研究範圍主要是東亞陶瓷史及東亞與歐洲工藝美術交流,尤其著重觀察工藝技術及相關知識在不同文化間的傳遞。
史彬士(James Neville Spencer)
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鴻禧美術館館長,長期關注中國陶瓷史以及陶瓷的定年與鑑定。
孟絜予(Jeffrey Moser)
布朗大學藝術與建築史系助理教授,研究關注唐宋時期藝術與知識文化之間的關係。
林麗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處長。主要研究中國敘事畫、中國古代版畫與明代視覺文化等。
盧慧紋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書法史,特別留心書史典範的成立與轉變之問題,近年亦逐步擴展關心臺灣當代書法。
王淑津
劉國松文獻庫研究員,學術志趣之一為亞洲陶瓷史,聚焦臺灣歷史考古遺址的陶瓷遺物與世界網絡。
馬孟晶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與歷史研究所合聘副教授,近期研究包括旅遊文化觀照下的杭州出版,及日清戰爭浮世繪的藝術性。
李慧漱
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藝術史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古典繪畫與視覺文化,尤其著重宋畫、南宋藝術,與女性議題的探討。
彭盈真(Ying-chen Peng)
美利堅大學藝術系助理教授,專攻近現代中國工藝美術史,從性別研究和全球視野探討文物在製造、鑑賞與流動的過程中生成的文化意涵。
胡素馨(Sarah E. Fraser)
海德堡大學亞洲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東亞藝術史研究所講席教授兼所長,四川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目前正著手完成一部關於20世紀敦煌與歷史記憶的專著。
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
大英博物館中國部主任、斐西瓦樂·大維德爵士收藏研究員和大英博物館中國陶瓷與裝飾藝術研究員。目前正在進行中國的「漫長的19 世紀」之文化創造力研究議題。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
德國海德堡大學資深教授。研究領域為中日書畫、建築和佛教藝術等。目前為海德堡學術院中國佛教石經研究計畫主持人。
陳愷俊(Kaijun Chen)
布朗大學東亞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華帝國晚期文學和物質文化。其研究關注14至18世紀宮廷陶瓷的製造及手工藝知識的流通。
吳曉筠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處長,研究領域為中國青銅時代考古、文化交流及清代宮廷銅器收藏與製作。
邱士華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專長為中國繪畫史,近期關注清宮書畫收藏著錄編纂與明清蘇州片繪畫產製議題。
黃蘭茵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為陶瓷器,近年尤以15世紀明代宮廷與伊斯蘭地區的交流為關懷的重心。
森達也(Mori Tatsuya)
沖繩縣立藝術大學教授,專攻日本陶瓷史、中國陶瓷史、古代陶瓷貿易等,研究涉及古代中國青釉瓷器的發展及窯場的生產、流通與外銷等議題。
文以誠(Richard Vinograd)
美國史丹福大學藝術與藝術史系亞洲藝術教授。相關研究包括中國肖像畫、山水畫、元代文人畫、美術史學、現代中國畫、當代中國水墨與跨國藝術等。
芬萊(John Finlay)
巴黎現代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CECMC)的副研究員,近期研究關注18世紀後期歐洲和中國之間的知識、技術和藝術交流。
劉宓亞(Mia Yinxing Liu)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藝術史系助理教授,專注中國和亞洲現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的跨媒體歷史研究,如繪畫、攝影、電影,或其他光學裝置之間的交錯與互動。
葉凱蒂(Catherine V. Yeh)
波士頓大學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系教授,研究興趣為19世紀與20世紀文學、媒體和視覺文化領域的全球文化互動和流動。
石慢(Peter Sturman)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藝術與建築史系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書畫與中國中古及近代早期圖文關係,主要關注北宋文人畫發展與17世紀書畫。
宮崎法子(Miyazaki Noriko)
實踐女子大學文學部美學美術史系教授,近期研究議題包括明清文人畫、中國繪畫在東亞的傳播、花鳥畫、山水畫的實景描寫與倣古等。
蔡家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近代日本美術史、臺灣美術史,近代東亞美術中的超現實繪畫、日本人畫家之東亞旅行與創作等。
魏瑞明(Stephen H. Whiteman)
英國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教授。研究和教學重點是現代早期中國在全球脈絡下的視覺和空間文化。
蔡九迪(Judith T. Zeitlin)
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戲劇和表演研究教授(William R. Kenan, Jr. professor)。研究專長為中國的戲曲、視覺文化與音樂。
劉禮紅(Lihong Liu)
美國密西根大學藝術史系莎莉·邁克生·戴維森中國藝術與文化教授、藝術史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包括中國明清書畫,早期現代世界物質文化交流等。
小林宏光(Kobayashi Hiromitsu)
東京上智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10至19世紀的中國繪畫和木版畫,以及和漢(Sino-Japanese)藝術的相互關係。
馬雅貞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研究興趣涵蓋明清時期的城市、商業與視覺文化、士人武勳文化、清代宮廷藝術、中央與地方的互動等。
王靜靈(Ching-Ling Wang)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部研究員,研究領域包含中國繪畫史,清代宮廷藝術,以及歐亞視覺與物質文化交流。
趙金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近年的研究觸角延伸到近現代時期的臺灣歷史考古,嘗試從物質文化思考當代社會的底蘊。
顏娟英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中國藝術史研究重點在中古時期的佛教藝術研究;臺灣美術研究始於1987年,長期進行全臺畫家田調工作、寺廟調查與私人收藏調查。
譯者簡介
胡宗香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現為雜誌編輯與兼職翻譯,譯有《十字軍首役》、《反抗》、《征服自然》等書。曾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文組)首獎。
薛芸如
日本東北大學文學博士,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譯有《恍然大悟》、《掌中記》、《阿拉至大》、《德國危機》、《伊斯蘭的吉哈德》。
洪婕憶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是歷史時期人群的移動與交流。負責森達也〈青瓷碪花入萬聲〉一文翻譯。
劉琨華
紐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現為藝術顧問及獨立學者。負責喬迅〈把紫禁城看作一件物〉一文翻譯。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普魯斯特(Marosel Proust.1871-1922)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中有個著名段落,描述作家貝戈特(BerRate) 強烈感覺自己必須違反醫生的指示,外出去確認某個細節,那是維梅爾(Jan Vermeer)的畫作《臺夫特遠眺》(View of Delft)中出現的「一小塊黃色牆面」, 這幅畫作當時正在巴黎展出,書中對這片牆面的描寫是:「畫得如此美妙,單獨只看它,就像某個中國藝術的無價標本,有一種自足的美。」小說中的貝戈特,彷如沉浸於夢幻之中,在畫作面前死去,嘴裡仍呢喃著:「一小塊黃色牆面。」我注意到這段文字是在收集歐洲文學中指涉到中國藝術的例子(為數非常多)之時,但現在當我在思索著記憶的力量,細節的力量,思索著不知為何、有時、以某種方式「部分」彷彿大於「全體」時,這個段落又再度浮現。我日記上留下的紀錄很模糊,但我相信我之所以發現這「點」非常動人(讓我們在此姑且說,有那一點的存在),是因為它似乎讓人有管道靠近創作當下的動作,靠近那個蘸滿著墨汁的毛筆的起與落。
從南邊走向天安門時,很難不注意到紫禁城如何在都市環境的肌理中留下印記,同時有從哪城市肌理中拔萃而出,就像所有宏偉的紀念物一樣, 它的存在是一記信號.
當地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家人會預先準備好宗族裡一位長者穿過的棉布舊衣,薰暖後包裹新生兒,寄託一家溫馨的呵護和期望。老人壽終時,家人也會細心地裹好已經穿洗至柔軟無比的故衣,送走最後一程。手種、手纺、手織的印度棉布,就這樣體貼地伴隨一個個凡人,一代接一代的男女,走完一段又一段的不歸路。
任何一件物品的價值,「實用功能是經、美感是緯.」我們屯積在身邊的長物, 又有哪幾間真能符合這標準呢?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48位學者,不受限於傳統的分類框架,從一物出發,在個人深耕的研究關懷上,為我們暢言古今。從經典絕品到日常一物、從在地視角到世界觀點、從追索脈絡到置身歷史、從傳統收藏流傳到當代展示意識……,種種豐沛動人的物我情事,以48篇文章凝縮於此書中。物件,與觀看物件的人,都處於變動的時空歷程之中。只要我們去觀看,物與人永遠都在建立新的關係。48位作者現身說法,以他們親身的經驗與學養,向我們展示,「觀看」中的創造性與深度,物與人之間那種種獨特又別具魅力的關係。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方便(122+)
- 五星好评(78+)
- 少量广告(249+)
- 不亏(119+)
- 三星好评(486+)
- 购买多(619+)
- 无水印(343+)
- 一般般(346+)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喜欢"物见:四十八位对象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中文繁体港台原版艺术作品集 善本图书"的人也看了
- 一遍过 选择性必修1 生物学 SJ (苏教新教材)2022版 天星教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实用产科手术学 刘兴会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12套六级历年全真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Cruel World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杜拉克成功管理全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111463818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格林童话手工贴纸全套6册 宝宝手工睡前故事书亲子早教专注力训练贴纸书0-3-6-8岁幼儿园启蒙开发思维早教益智思维训练玩具贴贴画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214114648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毛姆短篇小说全集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东方 SAT备考策略与全真模考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