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精美图片
》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62674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8
  • 页数:248
  • 价格:165.8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中国哲学经典《道德经》始终令东西方读者感到痴迷与困惑。虽然它提供了一系列内含丰富的哲学见解,如强生之道、无为而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但其内容与结构依然晦涩难读。

德国汉学家梅勒受网络思维启发,创立了“超文本”的阅读方式,对《道德经》八十一章进行了清晰连贯的分析,从十大主题探索了其中的重重意象,帮我们清楚地理解和欣赏老子哲学。

梅勒通过东西哲学对比,梳理了阴和阳、道和德的核心概念,还有人性、道德、欲望、宇宙、情感、时间、生死等意象,而且他总结了道家在政治和战争中的独特理念,即“战争与和平”的哲学。

【编辑推荐】

★ 超文本解读,在互联网时代读《道德经》的新尝试。借用网络思维,助我们欣赏和理解道家哲学。

★ 十大主题,涵盖道德经哲学意象的方方面面。包括阴阳、道德等关键概念,还有人性、道德、欲望、宇宙、情感、时间、生死、战争与和平等内容。

★ 既是汉学家比较东西方哲学的重要成果,也是道家哲学的通俗导读。作者师承汉学大师陶德文(Rolf Trauzettel),在他们眼中,东方的道家哲学与西方几千年哲学宗教、人文主义传统有何相似与不同?

★ 东方哲学思维,正以独特的魅力征服西方学界。随着中国在21世纪的复兴,在哲学上解读道德经和其他中国经典,也要抛弃西方话语,以它们本身语汇来解读。

★ 站在德国人角度反思战争,作者领悟到道家2500年前总结的“战争与和平的哲学”。

★ 《道德经》不仅包含宇宙生成的奥秘,还弥补了现代政治、企业管理的不足,帮助我们重新找到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媒体评论】

智慧性、可读性俱佳,还包含更多相关的话题。强烈推荐!——《抉择》杂志

一部耐人寻味的书。——《中国哲学前沿》

它是对《道德经》的一次有趣反思,能让“我们”,即后现代西方知识分子认识自己的文化,我们都该读一读《道德经》。——《宗教研究评论》


书籍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如何阅读《道德经》

第二章 性之道

第三章 阴阳、气、道德

第四章 吊诡政治

第五章 论战争

第六章 论知足

第七章 淡漠或消极伦理学

第八章 持久与永恒

第九章 死亡与死刑

第十章 “无情”

附录1 简论《道德经》的版本历史

附录2 简论《道德经》的英文翻译

附录3 关于英文版的访谈

索引

【精彩样章】

《前言》

20世纪,不论是中国学者还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研究,总是在用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的方法和语汇——来使中国哲学文本变得意蕴生动,因而是一条西方的路径。道、儒、佛三家的文本,都是用西方术语来解释的——这些术语来自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的一代代西方学者的创造——这在当时是必然趋势。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哲学家如大陆的冯友兰、北美的陈荣捷,都能将他们自己的传统展现为相对哲学性的、与西方相符合的形态。唯有通过更新中国传统,将其翻译为学院式哲学的语言,才能使他们被世界所注意。这种策略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在学术界,非西方哲学的地位仍然不能与西方哲学的地位同日而语。当然,这条鸿沟在不断缩小。这与宗教研究不同,宗教研多种宗教研究(study of religions),然而,在西方,哲学仍被视作独一无二的事业。表现便是,在西方有数不清的宗教研究所,但却只有一种哲学系(Departments of Philosophy),而非研究各种哲学(philosophies)的哲学系。只要这个问题存在一天,对于非西方哲学来说,就很难获得严肃、正式的对待,即用他们自己的语汇来被人所接受。但是这种状况迟早是会改变的,本书就是对这种改变的一次尝试。


作者介绍:

汉斯-格奥尔格·梅勒,1964年生于德国,汉学家,师从波恩学派大师陶德文(罗尔夫·特劳策特尔),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曾任教加拿大克鲁克大学哲学系,后任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道德之愚》。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如果一个孩子早年不学习如何去感受和“正确地”行动,他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的基础关系就不会稳固。

儒家是古代的“行为主义者”,他们相信按照某种方式去行事,人就可以具有相应的情感。

一个充满欲望的统治者会剥削搜刮人民……因而他就从道的遵从者,变成了民之大“盗”。这反过来就会产生一个人人相盗才能生存的社会。


在对于阴阳框架...“一阴一阳之谓道。”阴和阳不是推动力或者实体,而是构成有秩序的、有能力的、“创造性的”过程的两个互补的方面或者力矩(moments)。


从《老子》一书之非人道注意的哲学框架,不应得出人类和人类生活是不重要的事情这样一个结论——而是相反。虽然《老子》的非人道主义否定了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优先特权,并不关注人的本质。但是道家思想在总体上,尤其是《老子》仍然关心人的存在。人类社会被视做自然中最易变化的、最不稳定的成分。天地在秩序上通常是“自然”的。但是在这些领域中,也会时有灾祸发生。而人类社会中的这种倾向则更加明显。...人类问题在《老子》中,主要是有序或无序的问题,因此用现代话语来说,这个问题是:秩序如何才能在人类社会中得以维持;因而是:如何有效地统治人?因此,《老子》的目的不在帮助人理解他们自身是什么...《老子》不是一个关于所有人的文本,而是一个关于人类领导阶层的文本。


《老子》的政治观并不是把政治视作为人类利益服务的工具,而是把政治看做一种控制人类利益的机制,尤其是使人类利益与“天地”之“利益”相一致。《老子》中的统治者不是他统治的人民的代表,而是“天地”在人间社会的“代表”。他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让社会和谐地融入天道的运行中来为社会谋福。


按照我的看法,对孟子提出的这个例子的一种“真正的”道家哲学的回应应当是这样的:《老子》会说,我相信,我们不需要“四端”去救助一个我们见到的将要溺水的孩子。我们会这样做,不是因为道德,而是因为这是自然的。...《老子》会反对儒家思想说,德性不仅不是天生的,而且它们也不必然就是善的。...没有必要把这样一种自然反应视做道德上的善。...儒家的错误就在于把这样的一种行为贴上了“道德之善”的标签,而不是贴上自然的或者本能的标签。...为什么一个人必须要把某种仅仅是自然的、本能的东西看做是“善的”或者“恶的”,并由此建构一个评价性的很有可能会引发社会混论的人为分判,易言之,在善和恶行为之间的区分,会导致对好人和恶人的区分。故而对《老子》来说,宣称一个人的自然本能在某种程度上是道德高尚的,并无特殊的意义。...道德是危险的,它很容易变成一种社会病症。一个人可能不仅会发展出过度的骄吝和个人主义的自我欣赏,而且,在一个高度“道德”的社会中,人们会倾向于把他人视做不道德的、无价值的,因而,把他人视做敌人。


社会,在《老子》中主要不是人性的,而是内嵌于、包含在整个宇宙过程中的。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不太依赖于人类行为,更多的依赖于如天气这样的自然现象。当发生旱灾或者地震时,人所能做的实在少得可怜。人的生命必须遵循“天地”的节奏——阴阳的节奏——而不是把自身强加于自然之上。在更广阔的宇宙进程中,人类领域仅仅是在天地的领域中存在的,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的孤立的人类主义观念就是片面的或者说是“抽象的”。当谈及人类的生命时,不能将天地悬置不理,必须在自然的意义上来理解社会,而不是在其他意义上理解。...人类“文化”不能从“自然”中分离开来——在自然和文化的开端处不存在“人道主义”的二分。国家秩序是更广阔的宇宙秩序中的一部分,适用于其中一个领域的秩序原则也适用于另一个。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中国哲学经典《道德经》始终令东西方读者感到痴迷与困惑。虽然它提供了一系列内含丰富的哲学见解,如强生之道、无为而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但其内容与结构依然晦涩难读。

德国汉学家梅勒受网络思维启发,创立了“超文本”的阅读方式,对《道德经》八十一章进行了清晰连贯的分析,从十大主题探索了其中的重重意象,帮我们清楚地理解和欣赏老子哲学。

梅勒通过东西哲学对比,梳理了阴和阳、道和德的核心概念,还有人性、道德、欲望、宇宙、情感、时间、生死等意象,而且他总结了道家在政治和战争中的独特理念,即“战争与和平”的哲学。

【编辑推荐】

★ 超文本解读,在互联网时代读《道德经》的新尝试。借用网络思维,助我们欣赏和理解道家哲学。

★ 十大主题,涵盖道德经哲学意象的方方面面。包括阴阳、道德等关键概念,还有人性、道德、欲望、宇宙、情感、时间、生死、战争与和平等内容。

★ 既是汉学家比较东西方哲学的重要成果,也是道家哲学的通俗导读。作者师承汉学大师陶德文(Rolf Trauzettel),在他们眼中,东方的道家哲学与西方几千年哲学宗教、人文主义传统有何相似与不同?

★ 东方哲学思维,正以独特的魅力征服西方学界。随着中国在21世纪的复兴,在哲学上解读道德经和其他中国经典,也要抛弃西方话语,以它们本身语汇来解读。

★ 站在德国人角度反思战争,作者领悟到道家2500年前总结的“战争与和平的哲学”。

★ 《道德经》不仅包含宇宙生成的奥秘,还弥补了现代政治、企业管理的不足,帮助我们重新找到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媒体评论】

智慧性、可读性俱佳,还包含更多相关的话题。强烈推荐!——《抉择》杂志

一部耐人寻味的书。——《中国哲学前沿》

它是对《道德经》的一次有趣反思,能让“我们”,即后现代西方知识分子认识自己的文化,我们都该读一读《道德经》。——《宗教研究评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多页(577+)
  • 内涵好书(229+)
  • 四星好评(602+)
  • 二星好评(401+)
  • 微信读书(467+)
  • 值得购买(518+)
  • 好评多(299+)
  • 图书多(518+)
  • 小说多(66+)
  • 无盗版(64+)
  • 体验好(244+)
  • 下载速度快(89+)

下载评价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随机推荐